【省媒看漳县】奋力谱写追赶发展新篇章——漳县大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纪实 |
|
|
|
又是一年初秋时,又是一年丰收景,漫步漳河畔,处处展新颜:特色产业遍地开花,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各大景点游人如织……近年来,漳县坚持农业优先型和生态功能型县域经济发展定位,大力实施生态立县、产业富县、文旅活县、科教兴县、依法治县“五县战略”,奋力作为、追赶发展,在武阳大地上书写了一页页辉煌新篇章。 建成食用菌生产基地9个812亩,食用菌年挂棒能力达到1082万棒;打造绿色标准化中药材、高原夏菜、马铃薯、蚕豆、水果玉米、油菜区域特色示范片带6个;佛慈当归种植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获批第十一批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 产业兴、百业兴。漳县加快推进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和省级中药材产业园区建设,深入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大力发展中药材和菌菜产业,全县中药材、高原夏菜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20万亩、12万亩以上,木耳产业年综合产值突破1亿元,特色主导产业占到农作物种植面积的45%,2022年被列为中药材国家产业集群实施县。 同时,突出以养殖业为牵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完成优质牧草种植1.7万亩,新建规模养殖场4个,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54%,带动发展养殖大户380户,牛羊猪养殖规模和规模养殖均大幅提升。 总投资5.44亿元的第二批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建成进场道路8公里,正进行试验桩浇筑;总投资5.71亿元的县医院整体搬迁项目一期医疗综合楼1、2、3、4区主体已封顶;总投资111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项目被列入省政府2023年重大开工项目清单,目前已完成三大专题报告审查,地下厂房勘探平硐累计进尺817.9米…… 漳县坚持“项目为王”理念,持续优化政策、用地、金融、能源、施工许可等要素保障,全周期闭环保障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上半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76亿元、增速28.17%。争取第一批专项债券项目资金3.5亿元,实施游客集散中心、民俗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6个。祁连山水泥有限公司技改项目建成运行并完成两化认证,漳盐年产60万吨“出城入园”项目一期工程预计9月底建成投产,漳县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项目成功签约。 此外,生活垃圾处理工程、城区智慧供热及供热管网改造、旅游大环线生态保护配套设施建设等14个第二批新建专项债券项目已通过国家审核。 成功举办2023中国攀岩自然岩壁系列赛(甘肃定西漳县站),谋划实施全域旅游项目8个,北沟寺生态休闲康养中心、贵清山康养综合体、天华国际房车(遮阳山)度假营地文旅综合体等项目加速推进…… 漳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将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来培育,按照“围绕两山、跳出两山、全域谋划、环线支撑”的思路,高标准谋划推进全域旅游发展,2022年成功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贵清山、遮阳山5A级景区创建加快推进。按照“强弱搭配、大小结合、串点成线”的思路,不断丰富旅游业态,谋划打造4条全域旅游精品线路,特别是今年五一假期推出旅拍体验、热气球、大众攀岩等体验项目,成为吸引游客新的引爆点。上半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130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0%,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较上年增长10.4%,基本恢复到疫情前水平。 同时,探索推进“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开发户外游、康养游、研学游、体验游等旅游新业态,正在推进萌宠乐园、宽粉一条街、研学基地等业态项目16个,确保旅游产业“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金戈铁马闻征鼓,只争朝夕启新程。一项项特色产业、一个个重大项目、一条条旅游线路,在漳县的民生答卷上,写满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站在新起点,面对新征程,漳县将聚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自我加压、鼓足干劲,开拓创新、勇毅前行,奋力谱写追赶发展新篇章!(通讯员 癿斌宏) |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 分享到: | 责任编辑:漳县管理员 |